原始測試數據如下圖:
整機沒有金屬屏蔽外殼,拔掉外接線纜也依然超標,輻射源頭肯定是PCB板、功能模組件或者各部件之間的連接線。
那么,如何找到真正的噪聲源頭呢?
主電路板頂層噪聲分布,在掃碼攝像頭連接器附近噪聲最強,另外LCD顯示屏連接器附近和PCB板中部按鍵區域各有一條較高的區域。
主電路板底層噪聲分布,可以看到從GSM無線數據終端模塊向外有四條明顯的輻射區域
結論:
1、近場測試與遠場測試的噪聲頻譜特性一致;
2、主電路板頂層和底層整體噪聲強度不同;
3、從噪聲分布云圖上可以明顯識別幾個主要噪聲源位置;
噪聲源詳細分析:
①主電路板上存在一類周期性諧波噪聲,主要分布在攝像頭連接器及附近電路。
將云圖放大,集中到噪聲源附近,局部詳細分析。下圖為X方向噪聲最高的位置點,右側是此位置的頻譜,波形變得更規則。
下圖為Y方向噪聲最高的位置點,與X方向比,噪聲更集中。
掃碼攝像頭FPC柔排線Y方向噪聲分布,噪聲集中在SCL、MCLK走線上方
掃碼攝像頭相關噪聲分析結論:
1、主控芯片引出的攝像頭SCL、MCLK、PCLK信號線是噪聲輻射源;
2、信號線表層走線和攝像頭連接器、攝像頭FPC線是噪聲耦合、輻射的路徑;
3、以上關鍵信號,在源端沒有設計EMI去耦電路;
4、負載端的濾波電路抑制效果不明顯;
5、攝像頭FPC線序排布不合理,地線太少且與時鐘走線遠;
6、攝像頭FPC單面鋪網格銅,但是在連接器一端沒有接地;
②主電路板還有一類周期性噪聲,主要分布在LCD顯示屏FPC柔排線、連接器及附近電路。很規律的諧波頻率,頻率間隔約50MHz。
③主電路板在按鍵區域的一條走線也有較高的噪聲,頻譜特性也是周期性諧波噪聲,并且波形特點與頻譜點和LCD顯示屏連接器附近的噪聲特性完全相同。
1、LCD SCL信號線在連接器附近從內層走到表層,線路上有一顆電阻,沒起到噪聲抑制效果;
2、LCD SCL信號在按鍵區域有一段走線走表層,沒有包地處理;
3、LCD的FPC線是單層走線,沒有地層;
4、LCD連接器各管腳都引出了一段線,引到板邊預留測試點;
整改后結果
LCD模組和掃碼攝像頭模組FPC問題,由于項目器件選型已確定,再更換方案會影響產品進度,只在PCB板上進行了措施落地。整改前后,輻射強度改善10dB以上。滿足認證標準。